「跨」進心腦學中心,開啟學術融合之旅
徐嘉慧教授於民國100年中心研究人員評審委員會創立之際,即擔任委員之一。101學年,徐老師與心腦學中心顏乃欣研究員、英文系、心理系、資訊科學系、神經科學研究所、應用物理研究所共同推動成立「語言、認知與大腦」學分學程,並推行多年至今。在學術研究方面,徐教授亦透過心腦學中心平台,與中心的其他成員展開跨領域合作,探討多項語言與手勢的認知處理研究議題。
語言、手勢與心腦:跨域合作的契機與發展
於2016-2019年間,徐嘉慧教授與當時為中心主任的眼動專家蔡介立研究員及斯語系俄語專家葉相林副教授組成跨語言、跨領域研究團隊,與俄羅斯語言學團隊共同執行臺俄(RU)國合計畫「文化特性詞之意義分析、文化比較及外語學習探究」。本計畫探討中文與俄語表達情緒概念的詞彙表達與結構異同,使用多個語料庫為研究材料,也採用眼動技術探究外語學習者閱讀外文的語言處理。
於2017至今,徐嘉慧教授與心腦學中心張葶葶主任合作進行「語言、手勢、認知與大腦研究」,語言學研究所博士生與心理系博士班研究生亦共同參與。本計畫透過語言與手勢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探討以下議題:大腦如何處理單一語言的訊息或語言結合手勢的訊息?如何處理手勢和語言所形成的相同、互補或無關的訊息?不同類型的手勢是否有共同的神經網絡?研究成果分別於2021、2023年發布於國際期刊Language,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與Neuropsychologia。
融匯專業、溝通與分工:跨領域研究的成功之道
徐教授認為跨領域合作須尊重專業、溝通、分工。她提到與不同領域的老師合作仰賴對方的專業知識與經驗,閱讀相關文獻了解其他領域的研究觀點,進而整合多方知識,為跨領域研究議題設定研究策略。跨領域研究合作的起點是理解彼此的專業領域,通過溝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礎,並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發揮各自的專長,例如,徐老師規劃語言手勢的部分,心腦學中心的成員統籌實驗的部分,再一起應對種種挑戰,實現雙方跨領域研究的共同目標。
跨領域之路:克服挑戰、展望未來
然而,這些豐碩的學術成果並非一蹴可幾。徐教授分享,跨領域研究最大的挑戰是沒有必然可依循的模式或實驗派典,議題設定、實驗設計等構思並非一開始即有十足把握,抱著”無論如何要試試”的想法,戰戰兢兢進行,往往要等到實驗結果才可確定研究構想的可行性,也直到研究成果發表後,研究派典才算是獲得認可。
徐老師和張葶葶主任長期交流與合作,培養了良好的合作模式,更成功設定了該類研究議題的實驗派典與分析法。在此基礎上,徐老師與心腦中心繼續合作進行「語言、手勢、與時間概念的認知與大腦研究」,使用行為和腦造影實驗建構語言手勢處理抽象概念的大腦基礎。
融合心智與腦:跨領域的建議與啟發
當被詢問會給「有意進行心智與腦跨領域研究的學者」什麼建議時,徐教授認為:有斜槓冒險精神及預期研究不盡理想但”總要試試”的準備,嘗試不一定成功,但不去做,就少了跨出第一步的機會。
訪談期間徐老師多次強調心腦學中心這個跨領域的平台十分重要,可以讓不同領域的學者們互相交流,透過心腦學中心提供的資源和支持,研究者不須單打獨鬥,而有機會與其他學者共同合作,開展心智與腦的跨領域研究。
照片提供:徐嘉慧教授
採訪撰稿/許家睿、陳盈君